北斗卫星导航系统“军转民”

发布时间:2013-07-19      新闻来源:一览测绘英才网

   

 

   近日,我国就自己研发的卫星导航系统转入民用进行用了激烈的探讨,北斗系统一直为我国军用,具有很强的封闭性,相对于美国的GPS系统来说发展比较缓慢,这与是否转为民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。如果转为民用,北斗系统的问题将会被反映出来,可以加快该系统的发展。也相对于只有军用的系统少走不少弯路。

 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﹝BeiDou(COMPASS)Navigation Satellite System﹞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自主研发、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,缩写为BDS[1-2],与美国的GPS、俄罗斯的格洛纳斯、欧盟的伽利略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,并称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27日起提供连续导航定位与授时服务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、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。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。地面端包括主控站、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。用户端由北斗用户终端以及与美国GPS、俄罗斯“格洛纳斯”(GLONASS)、欧盟“伽利略”(GALILEO)等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的终端组成。中国此前已成功发射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和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(其中,北斗-1A已经结束任务),将在系统组网和试验基础上,逐步扩展为全球卫星导航系统。

   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目标是建成独立自主、开放兼容、技术先进、稳定可靠覆盖全球的导航定位系统。但是目前,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的核心技术尚不完备,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。智研咨询数据统计,“十二五”期间,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要重点解决技术瓶颈,主要是突破三大核心技术:泛在精确定位、全息导航地图、智能位置服务;开展三类应用示范:研制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系统,开展公众、行业及区域应用示范,为政府、企业、公众用户随时提供所需内容丰富的位置信息服务;构建一个体系框架:面向未来导航与位置服务需求,构建国家定位导航授时体系框架。因为测绘招聘所以我们要投入民用,解决大量的问题,目前,北斗卫星系统已经对东南亚实现全覆盖。中国科技部2013年4月份表示,老挝和文莱将通过研究与合作协议初步采用该导航系统。3月底,泰国和中国签署了类似协议,泰国成为中国国产导航系统的首个海外顾客。

    今天的中国在重复美国的道路。目前,军用技术转民用主要集中在电子、航空航天和核电领域。有资料显示,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启动20年来,2000余项航天技术成果被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部门,1100余种新材料的批量生产受益于航天科技“军转民”应用。核电领域的“军转民”应用较早。2006年年末,测绘招聘国家发改委就宣布,国家核电技术招标机构选择美国西屋电气公司和肖工程公司(Shaw Group)联合体作为优先中标方,中国将引进西屋电气的AP1000技术。美国西屋的AP1000技术来源是美国军事用核潜艇的建设技术。“美国议会对这项技术向中国转让一事非常纠结,不断有人提出反对意见,‘我们为什么要把最好的军事技术输出中国。’”国际核电技术公司董事长王炳华向记者回忆,“最后西屋公司的高层向美国议会保证,更新更好的技术保障美国军事能力的领先,中美的合作才最终得以实现。所以只有结合实际,联系群众,北斗系统才会更好更快的发展。


 

打印】    【关闭
分享到: 分享到qq空间 qq空间 分享新浪微博 新浪微博 人人网人人网 豆瓣网 MSN 腾讯微博
技术电话:0755-86153989  销售电话:0755-86153509 客服信箱:tmjob88@tmjob88.com